人民币应否升值引起舆论满天飞,有人说,让人民币自由浮动是尊重市场,是按自由市场的规律从事云云。这观点可能对,也可能错,但一般都有误解的成分。问题不简单,让我简略分析一下重点吧。
一、货币的主要用途是协助市场的贸易与投资,包括国际贸易与投资。这是说,货币的主要用途是降低交易费用,其他皆次要。很不幸,脱离了昔日的本位制后,好些国家把货币政治化:压力团体各有各的企图,赤字财政可用货币供应出术,通胀可作为间接抽税,等等,而什么大选在即,增加币量刺激一下经济是司空见惯的。
二、自由市场的运作要让价格自由浮动没有错,但协助市场运作的货币一定要有锚(Anchor)。像国民党以前的关金、银圆券、金圆券等是无锚货币,增加了交易费用,是不可取也。锚是要有的,问题是选用怎样的锚。也就是说,货币要挂钩,问题是怎样挂及挂什么钩。下了锚之后,所有锚外之价应该自由浮动。
三、昔日的金本位或银本位制度,货币的本身(金或银)就是锚。这制度的大缺点,是货币的供应量由金或银的供应量决定,缺乏弹性,不容易应付经济的急速增长或其他大的局势变化。香港目前的联系汇率,是港钞以美元为本位之锚,弹性较多,但利率要跟着美国走,也要放弃货币供应的自主权。
四、那所谓无锚的Fiat money制度(今天英美采用的),其实也有锚,是由中央(或联邦)银行看着物价指数(一锚也)与经济指数(二锚也)来调控利率与货币供应量。这制度的弹性更大,但有三个缺点:1.看着物价指数调整是间接的锚,不是可以直接成交的指数,虽然货币的供应量与上述两个指数的连带关系存在,但调整的反应要有6个月至2年时间,而整个调整期可以长达五六年,其间可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两锚不容易兼顾,往往有冲突,顾此失彼。3.因为上述两点,Fiat money制度的锚不够明确,容易被政治与压力团体左右。
五、用可以直接成交的指数为锚。原则上,中国目前采用的是以美元作为一个指数而为锚,保锚是以货币供应量与外汇储备调控。即原则上只有一个锚单以币量调控就足够,但因为时间问题,储备就有用场。因为这种锚可以直接买卖成交,制度清晰可靠,有说服力。但以美元为锚也有三个缺点:1.美国可能不高兴,引起争议。2.美元的走势不一定适用于中国。3.最重要的,以汇率为锚,为了保汇率可能引起外汇及其他管制,得不偿失。
没有经济学者会赞同外汇管制。所以4年前,当我看见人民币是强币,但因为汇管而有黑市汇率低于官价的情况,就建议浮动人民币,希望能以此协助汇管的解除。今天的形势不同了。人民币的强势不用我看,汇管可以解除也不用我说。但今天,人民币浮动或升值对中国的工业发展会有大害,我解释过了,而通缩的幅度很难预测。
六、以美元为锚,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是浮动的,但久非善策。人民币要选另一个锚(挂另一只钩),而看今天的形势,早转早好。但目前人民币千万不可选用英美的Fiat money制度之锚(经济指数与不能直接成交的物价指数)。原因是这些间接之锚需要长时间调整,而人民币一旦自由浮动,不知会被炒家炒到哪里去。换锚的选择是明显的:要选在原则上可以直接买卖成交之锚;换锚时要与今天的美元汇率平过;转换后炒家不会炒到人民币那边去。
七、去年3月,我建议人民币转用半篮子外汇与半篮子期货的合并而挂钩(为锚也)。但后来再细心考虑,认为篮子中有任何外币皆不妥。外币国家可以联手反对,而又因为世界正在大变,中国货币的上选政策是以不变应万变,何况货币政策是要有稳定性的。
我于是想,还是回到货币的基本用途那方面去吧。选一篮子物品为锚,可以是期货,可以是市场现货,组合后成为一个指数而为锚,只要某数量的人民币可以直接购入某大小篮子的物品,人民币就稳如泰山。这指数可以固定不变,但也可以有弹性,看着经济情况而略为调整,例如一篮子的物价指数可以按时提升或下降少许,但政府最好能预先说明这些小变动的上下限。以一篮子物品为锚,与目前的以美元为锚,是性质相同的,但以前者为锚,人民币对所有外币皆自由浮动。换锚时平过,而篮子内的物品如果选得适宜,炒家会止步。
八、要维护一篮子物品之价为人民币值之锚,单是控制货币的供应量,加上一点外汇储备,就足够。但如果政府要兼顾其他,例如以调控货币的供应量来调控经济,储备就要增加。所以今年3月在《汇率战略论》中我指出,如果要兼顾经济调控,人民币的国际汇率要持久地略微偏低。
九、7年来,中国的通胀率是零(其实略有通缩),而经济增长率还可保8%。我曾指出,保8%还可以维持一大段时间。这样,中国的货币政策可以容易地稳守一篮子物品之价,持久不变,因为不需要兼顾经济的增长指数。
结论是清楚的。完全没有锚的货币不可取。市场物价要自由浮动,但为了要降低交易费用,货币或明或暗总要下个锚或挂只钩。人民币今天的强势,起于中国同胞与国际投资合并的生产力,但也正好说明北京在重要的货币上没有营私舞弊,令人欣赏。虽然贪污还多的是,但炎黄子孙终于可以在国际上高视阔步一下。天意也!
人民币有强势、外汇储备充足,选取货币政策当然远比人民币有弱势、国债累累的情况来得容易。20多年的经济改革不是长时间,但毕竟是经历过千山万水,今天大可披襟岸帻!审时度势,按理办事,北京要集中于货币的基本用途来处理人民币。
上一篇:要冷静地处理中国农民问题
下一篇:经济学的悲哀
免责声明:本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不代表素心书斋观点,素心书斋不享任何版权,不担任何版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