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N
  • 首页
  • 图书
  • 文章
  • 学人集
    • 高华
    • 巴曙松
    • 何清涟
    • 李珺平
    • 朱学勤
    • 全部文集
  • 专题研究
  • 提醒 0
    • 删除公示
    • 版权声明
  • 联系

在911危机的十字路口

作者:丁林   来源:孤独书斋    阅读  2009-10-01 16:10:42

免责声明:本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不代表2002N.com观点,2002N.com不享任何版权,不担任何版权责任。
反对 支持
  • 栏目热门
  • “睁大眼看”系列之一:“天使的故事”
    写在前面的话:“睁大眼看系列”首先是为关注现实的朋友们写的,其次也是为那些专业研究者偶尔想起需要什么材料时写的。  如果将每天的传媒上披露的“
    “睁大眼看”系列之一:“天使的故事”   发表于 社会史哲
    查看 社会史哲 栏目文章 阅读全文
  • 在911危机的十字路口
    在911危机的十字路口   发表于 社会史哲
    查看 社会史哲 栏目文章 阅读全文
  • 中国教育经费投入问题解析
    中国财经报2005-03-08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 )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
    中国教育经费投入问题解析   发表于 社会史哲
    查看 社会史哲 栏目文章 阅读全文
  • 李慎之的三大贡献与三个局限
    前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被称为中国自由派领军人物的李慎之先生不久前去世了,海内外很多人写文章悼念他,称赞他在传播自由思想、强调说真话方面的贡献。作
    李慎之的三大贡献与三个局限   发表于 社会史哲
    查看 社会史哲 栏目文章 阅读全文
  • 试论清代色情业的发展与政府应对
    对于有清一代色情业的发展,在以革命史观为主导的近代社会史研究中是一个不甚深入的问题。一般而言,人们多从道德评价的层面对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进行揭露
    试论清代色情业的发展与政府应对   发表于 社会史哲
    查看 社会史哲 栏目文章 阅读全文
  • 自由民主主义在中国
    1830年代英国宪章运动和1860年代美国内战之后,自由主义与大众民主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了自由民主主义的意识形态与政治运动。到20世纪初,一人一票、三权分
    自由民主主义在中国   发表于 社会史哲
    查看 社会史哲 栏目文章 阅读全文
  • 透视“马家爵现象”
    摘要:马加爵案不是一个单纯的偶然事件,不应仅就该案进行个体分析。马加爵现象的出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家庭教育的偏颇、学校教育的错位、整个社会对于
    透视“马家爵现象”   发表于 社会史哲
    查看 社会史哲 栏目文章 阅读全文
  • 我国教育公平评价指标初探
    [摘要]:国内的教育统计和教育现代化指标存在着教育公平维度的缺失。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适用的教育公平指标体系,它包括总体教
    我国教育公平评价指标初探   发表于 社会史哲
    查看 社会史哲 栏目文章 阅读全文
  • 从大历史的视野看邓小平改革
    一已故历史学家黄仁宇曾一再倡导用大历史的眼光研究中国历史,分析历史人物。概因对于一个时代、一个人物,局限于一时、一国的视野,便难以得到清晰的认识
    从大历史的视野看邓小平改革   发表于 社会史哲
    查看 社会史哲 栏目文章 阅读全文
  • 文革中湖南“省无联”问题概述
    湖南“省无联”,是文革中一个在全国都有很大名气的群众造反组织,它不仅曾引起毛泽东及中央最高当局的注意、并几次发话评说与批判,而且,至今也是国内外研
    文革中湖南“省无联”问题概述   发表于 社会史哲
    查看 社会史哲 栏目文章 阅读全文
  • 社会史哲

    社会史哲 栏目

    • 0 人
    • 2939 篇

图书点赞榜

  • 《邓小平的晚年之路》整本在线阅读

    邓小平的晚年之路

    1502 人阅读 261 人点赞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 《沉思录》整本在线阅读

    沉思录

    6 人阅读 204 人点赞

    这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斯多亚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 《政治改革与制度创新》整本在线阅读

    政治改革与制度创新

    258 人阅读 204 人点赞

    本书是作者三十多年来的学术论文选。由中国政治思想而中国政府与政治,我的学术研究也是沿此心路历程拾阶而上的。内容涉及中国政治思想、当代中国政治改革和当代中国政府创新。当代中国的政治改革受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他因素的制约,只能是渐进的,并且步履蹒跚。当代中国的政府改革与创新受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此伏彼起,颇为壮观。论文集也反映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与场景。

  • 《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整本在线阅读

    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

    648 人阅读 203 人点赞

    毛泽东和尼克松的握手,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然而关于中美建交的详细经过和内幕,却还鲜为人知。作者研究了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采访了许多当事人,写出这部气势恢宏、材料翔实的纪实文学。文中的毛泽东、周恩来、尼克松、基辛格等人物的个性及心理状态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关于中美关系的发展过程、起伏波折、秘密接触都有如实披露。文风朴实,语言流畅。极富可读性。

  • 《中国不高兴》整本在线阅读

    中国不高兴

    10 人阅读 202 人点赞

    这是一本同道人自由组合而为的时政奇书,一本外界认为中国所处国际环境相对更舒服的时代里诞生出的直刺盲目乐观心态的醒世之作,一本呼吁“正视内政的愤懑”“呼唤高尚集团”“要做英雄国家”的“复兴宣言”。这本书等待着的,一个是主流知识界某些人“国家主义”的解读,另一个是以2008年“五月青年”为代表的希望积极介入社会生活的年轻一代的思考。

  •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整本在线阅读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

    18122 人阅读 202 人点赞

    延安整风运动是深刻影响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这是由毛泽东亲自领导的中共党内第一次大规模政治运动,也是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滥觞。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运用他所创造的思想改造和审干、肃反两种手段,全面清除了中共党内存留的五四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彻底转换了中共的「俄化」气质,重建了以毛泽东为绝对主宰的上层结构,奠定了党的全盘毛泽东化的基础,其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的概念、范式在1949年后改变了亿万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本书作者历时十余年,搜寻考辨大量历史资料,在此基础上,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详细剖析了延安整风的前因后果及运动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力图再现当年这场运动的历史真貌,是目前海内外唯一一本全面研究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著作。

  • 《中国的道路:我们时代的经济社会学解释》整本在线阅读

    中国的道路:我们时代的经济社会学解释

    489 人阅读 202 人点赞

    本书中,作者的任务并不是着眼于去解决某个具体的学术问题,自然更不是企图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希望能够提出某些真问题。更精确地说,本书甚至没有提出具体和精确的学术问题,而只是希望能够通过对我们的生存境况的某种整体领会的营建来展示一个使人文社科领域的真问题有可能得以提出和被理解的意义域境。这可以说是某种前科学和前学术的工作,它的作用是为真正的社会科学和学术研究的诞生酿造土壤和奠打基础。

  • 《一个人的圣经》整本在线阅读

    一个人的圣经

    2624 人阅读 201 人点赞

    因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等著作,高行健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文作家。瑞典科学院对高行健作如下评价:“具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艺术和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一个人的圣经》这部小说是一部逃亡书,是世纪末一个没有祖国没有主义没有任何伪装的世界游民痛苦而痛快的自由。它告诉人们一些故事,还告诉人们一种哲学:人要抓住生命的瞬间,尽兴活在当下,而别落进他造与自造的各种阴影、幻象、观念与噩梦中,逃离这一切,便是自由。

  • 《太阳旗下的撒旦:侵华日军暴行纪实》整本在线阅读

    太阳旗下的撒旦:侵华日军暴行纪实

    522 人阅读 201 人点赞

    自1874 年日军武装侵略台湾开始,经过1894 年的甲午战争,日军占领了中国的宝岛台湾省。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此后局部战争此起波伏,日军得寸进尺,又把侵略势力伸向华北。 1937年爆发的第二次中日战争,战火遍及中国的半壁河山。直至1945 年,中国人民才获得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本书记载了中日战争之间日本军队的暴行。

  • 《梅次故事》整本在线阅读

    梅次故事

    4749 人阅读 201 人点赞

    本书故事承接《国画》,讲述朱怀镜调任荆都市梅次地委副书记,开始了新的仕途生涯和人生故事。社会转型期的梅次,充满着生机和躁动,前所未闻的人与事、情与理,无不对身居高位的朱怀镜发生着影响和冲击,考验着他的人格和官品,砥砺着他的操守和才干。毕竟这是一个创造志士能人和滋生崭新理想的时代,朱怀镜历经复杂人事的折冲和情感的短暂迷惑,面对触目惊心的腐败事件终于坚守了自我;获得地委书记一职后,更在为官与做事,才干与抱负相融洽的正途上,开辟出事业和生命的曙色。《梅次故事》刻画世态,多求逼肖;描写感触,势必精微。于琐碎中逼近真实,于庸常中透视灵魂的颤栗与内心的抗拒。

栏目推荐

1. 再论中华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复兴

2. 新中国“十七年教育”的基本特征

3. 传统中国再认识

4. 喟叹一声罗家伦

5. 重新审视“立三路线”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之关系

6. 中国人的冲突观

7.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专制主义

8. 矿难探源

9. 毛泽东逼出来的“九·一三林彪出逃事件”

10. 公众参与与社区公共空间的生产

11. 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人员流动及其决定机制

12. 谁是人民?

13. 东亚历史教科书和历史教育

14. 什么是文明?

15. 占座的逻辑

16. 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运动与战时财政动员

17. 从“他物权”看“土地换保障”

18. 农民的疾病风险与医疗保障:一个实证分析

19. 老龄经济学分析:计量标准和经济状况

20. 爱与正义(Von Budenmayer)

论文优选

1. 平等主义国家理想与区隔主义官僚体系

2. 1600-184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估算

3. 战后亚洲资本主义、儒家思想与新自由主义

4. 试论民主之路

5. 由财政压力引发的农民超负担:一个解释

6. 警惕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效率之负面影响

7. 奥运会和民族主义

8. 现代理论视野中的东亚传统

9. 独立检察官的地位和权力

10. 《新闻联播》样本分析及研究

11. 中日历史问题的症结

12. 美国媒体:与战争共舞

13. “新世界中国”地产公司工地调查

14. 被忘却了的农村改革

15. 世界军事工业市场化发展趋势

16. 内政底线与中国传媒走向

17. 论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

18. 土地流转:一个农村阶层结构再构过程

19. 走进“围城”的独生子女:概念、规模与质疑

20. 农村税费制度:理性反思与改革重构

常用资料

1.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2. 外交代表和外交代表机关——外交团

3. 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

4. 中部非洲安全问题常设协商委员会

5. 北美大洋州——瑙鲁

6. 拉丁美洲——马尔维纳斯群岛

7. 拉丁美洲——多米尼加共和国

8. 亚洲——朝鲜

9.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表

10. 西亚北非——阿尔及利亚

11.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12. 非洲——斯威士兰

13. 国际组织名称英中文对照

14. 非洲——科摩罗

15. 非洲——塞舌尔

16. 西欧——马耳他

17. 北美大洋州——瓦努阿图

18. 西欧——梵蒂冈

19. 政府间发展组织

20. 东欧中亚——塔吉克斯坦

2002N下载

1. 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2. 法理学问题

3. 政治中的人性

4. 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

5. 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

6. 绝对权力

7. 伯林谈话录

8. 卖官

9. 一个人的圣经

10.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五卷

11. 论法的精神(英文版)

12. 预言与劝说

13.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14. 彭德怀传

15. 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

16. 尼各马可伦理学

17. 弗里德曼文萃

18. 英雄出世

19. 妞妞

20. 法律、立法与自由